为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3月5日,药品食品学院在2-A514会议室举行了2025年专业调研汇报会。学院领导班子,党政办、教学科、学生科负责人以及全体教职工参加。汇报会由学院副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杨光丽主持。

会上,10个专业调研小组分别对15个市州196个医药卫生类和食品类单位的调研情况进行总结分享,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就业一体化等6个方面提出了20余条建议。目前,川渝地区药品食品行业整体发展趋于稳定,传统药品零售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医药电商、智能制造方向需求明显增加,行业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数字化、差异化的特点。用人单位更青睐具备长期学习发展能力、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在课程体系上强化职业规划、行业法规教育,提升沟通、团队协作、创新、吃苦耐劳、数字化素养。调研组建议:一是深化课程数字化改革,增设医药电商运营、智能制造技术等模块,融入职业规划与数字素养等内容;二是加强职业认知教育,通过行业讲座、企业实习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立足行业实际需求,建立"基层成长"职业观;三是建立实习就业动态跟踪机制,按区域产业特色优化培养方案,匹配多元化人才需求。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前熙对新双高人才培养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职业方向引导,助力学生树立务实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二是要全面梳理调研数据,紧密结合企业反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五金建设;三是加快构建“教学-实践-就业”全链条服务模式,实现岗课一体化,为行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此次调研汇报会为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以党建为引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办学治学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川康药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