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校要闻 > 正文

奉献青春才华实现人生理想

时间:2014-10-20

--学院邀请何知礼院士为青年学子作励志报告

10月10日下午,学院邀请自然界化学分解成因包体(即“成矿密码”)发现者、世界著名的矿物学和地质学家、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和乌兹别克共和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何知礼教授在学院113教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青年朋友们怎样在为国效劳的烽火征途中奉献青春才华和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报告。这是学院安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之一。学院院长曾晓奇主持报告会。

何知礼教授是宜宾高县人,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知,1951年从重庆大学毕业后,积极投身科教兴国事业,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获得了耶尔马可夫国际温压地球化学(包体矿物学)金质奖章(至今仍为获得该奖的唯一中国科学家)。他曾任亚洲太平洋国际流体包体学会(APIFIS)首任主席、国际成矿流体包体委员会(COFFI)副主席,兼任中国驻上述两国际学术机构代表。

报告中,何院士结合自身经历、广举中外名人轶事,围绕“什么是崇高理想、为何要树立崇高理想、怎样树立崇高理想、怎样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梦想”等内容,寄语青年。何院士讲到,任何有为的青年和大学生都必须有崇高理想,希望青年大学生们在实现人生理想的烽火征途上,树立崇高理想,制订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前进道路上披荆斩棘拒绝诱惑,以钢铁般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不断学习终身进取的人生态度,以青年梦托起中国梦,在为国效劳的征途中夺取全胜。

何院士还提到,与人相处,我们要做到三点:一是对比你好的人,不溜须拍马;二是对和你不分伯仲的人,不争风吃醋;三是对比你差的人,不嘲笑讽刺。在目标与现实问题的平衡方面,何院士建议同学们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处理、去奋斗、去改变,学问和做人贵在一个“真”字。

最后,何院士赋诗三首赠予广大学子,深信青年学子在学生时代所作的辛勤奉献、挥洒的热泪和汗水,将化作熊熊火焰照亮美丽的校园和将来为国效劳的烽火征途,而且还将照亮学生们的一生。

整场报告,何知礼教授以82岁高龄在报告会大部分时间保持站立,声音洪亮,慷慨激昂,其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祖国对人民对后辈的深情感染了在场师生,现场掌声阵阵。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德铭路3号  邮政编码:643000

就业签约、统计造假举报电话:0813-8283663/8283666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 0813-8283586

就业签约、统计造假举报邮箱:xg90218@svchr.edu.cn